听觉统合训练仪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听觉统合训练仪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孤独症患儿治疗提供参考。
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孤独症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4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共43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
听觉统合训练仪联合家庭康复训练。
儿童孤独症以沟通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刻板和重复行为为主要特点,发病率约为1.4%[1-2]。孤独症儿童基本丧失正常健康人群所拥有的日常情感,无法与周围人群建立正常联系,大多都无法融入社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儿童孤独症病因尚未明确,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仅能通过康复训练改善症状,提高智力发展水平。本研究将听觉统合训练仪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应用于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孤独症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3]中关于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8岁;未接受其他治疗或康复训练;家长配合度高,愿意积极配合,自愿签 署知情同意书;患儿能够坚持治疗超过1年。排除标准:治疗中途退出,无法完成康复训练或者接受其他康复训练;合并癫痫、脑瘫等其他影响治疗效果的器质性病变;合并强迫症、精神分裂、严重焦虑、抑郁等其他精神疾病;IQ评分超过70分。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45例完成研究(4例中途退出,1例因出现精神疾病被剔除),对照组共43例完成研究(7例中途退出)。试验组中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5±2.69)岁;平均IQ评分(54.76±10.57)分。
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2±2.83)岁;平均IQ评分(56.37±11.42)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I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孤独症基本知识、训练方法、异常行为处理等,每天4h,每周5次,共1年。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听觉统合训练仪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2.2.1
听觉统合训练仪使用YB-YU言语障碍诊治仪进行以下训练[4]:(1)发声诱导。教导患儿对着治疗仪发声,若成功发声则治疗仪中卡通人物会做出动作,若未成功发声则不会做出动作,诱导患儿发声。(2)持续发声训练。诱导患儿发声并逐渐延长时间,协 调声带与呼吸系统。(3)感知训练。患儿发声后根据音调高低调整卡通人物的动作,若音调高则高飞,若音调低则低飞;根据音强调整卡通人物动作幅度,若大声则动作幅度增大,若小声则动作幅度较小;根据浊音与清音发出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诱导患儿进行音调、音强的变 化,发出正确的浊音与清音,更好地控制声带。(4)拼音舌位口型训练。为患儿示范不同拼音的发音口型和舌位图,从本音、呼读音、元音的匹配训练顺序循序进行。在训练过程中提高患儿鼻腔共鸣水平。共训练1年